为什么说利率提高了,会使国内需求相对减少,从而使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2024-05-04 19:37

1. 为什么说利率提高了,会使国内需求相对减少,从而使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1:利息降低后,银行的存款会减少,贷款增加,从而刺激消费,从侧面增大内需,增加货币流通量,即减缓经济衰退。2:即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3:当该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会使出口扩大,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其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4:贷款成本降低,且吸引外资,即曾加投资。希望回答对你有用。

为什么说利率提高了,会使国内需求相对减少,从而使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2. 国际贸易对利率的影响

2018年至今贸易战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影响,也有实际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预期,货币政策必须积极。

  未来怎么看?

  结合过去贸易谈判的情况和中美双方的表述,我们认为,随着贸易谈判进展,汇率政策偏被动,这个时候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利率弹性,以应对与防范外部冲击、稳定预期,首要条件是保持充足的流动性环境,其次是要保持利率向下的弹性。

  虽然今年我们不可能再向去年那般进行债市的川普交易,但是我们依然有着可观的货币弹性空间和至少稳定的流动性环境,债市可以继续保持积极。

  市场点评与展望

  1. 策略展望:贸易谈判会如何影响利率与汇率?

  中美贸易谈判再度出现剧烈变化,成为五一假期之后市场的主导因素,怎么看待贸易谈判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我们还是从货币政策出发展开讨论,首先分析贸易谈判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落脚到汇率和利率的分析:

  1.1.贸易谈判和货币政策

  回顾过去一年多中美贸易谈判进程,边打边谈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演进:

  2018年4月3日美方宣布500亿美元关税商品清单后,2018年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100个基点置换MLF;

  2018年6月15日中美谈判破裂,美方宣布更新500亿美元关税商品清单,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50个基点;

  2018年9月18日美方宣布对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关税,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降准消息。



  2018年12月1日,中美谈判趋缓,在G20会议上中美双方暂停采取新的贸易措施,并设定了为期3个月的谈判期限,3月2日期限截至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10%,直至另行通知。

  5月6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从10%上调到25%,并于5月11日生效。5月6日央行盘前宣布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框架,释放2800亿元流动性。虽然央行在事后的新闻稿中只字未提贸易摩擦问题,但这次降准是2012年以来央行首次在5月实施,也是首次交易所开盘前降准,并且发生在特朗普推特数小时之后,应对外部风险稳定国内和市场预期的意味跃然纸上。



  回顾贸易谈判过程,似乎可以简化得出一个结论:央行始终保持了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一方面当然是国内稳增长、调结构对流动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抵御外部风险的需要。

  我们尤其需要注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输入性风险”,表明对外部环境的重视。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近期央行还有两大行动:

  其一是央行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委员马骏于5月10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参照过去一年中美贸易摩擦几个阶段的实际影响来判断,即使贸易冲突按美国所威胁的版本升级,中国也采取相应的反制,这些措施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大,或者说会明显小于2018年股市反应所隐含的冲击力度。我们用经济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如果美国把来自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的关税税率从10%提高到25%,中国也实施相应的反制,这个情景对中国GDP增速的负面影响在0.3个百分点左右,属可控范围。”

  “去年股市跌得很惨,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对当时的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

  其二是4月金融货币数据公布之后,5月10日下午央行特意召开媒体吹风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其中就有货币政策如何应对外部冲击的问题。

  孙国峰在回应中明确:“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而周学东则补充到:昨天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接受了《金融时报》的采访,就外部冲击问题谈了一个观点,我很赞成。从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国际贸易摩擦,更多的是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特别是心理预期。对心理预期和市场预期的影响要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他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认为如果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加税加到25%,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也就是0.3个点,比我们感受的要小。当然,应对外部冲击说到底要看宏观经济自身怎么样,这一点上我们还是有信心的。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看,还是从CPI、PPI,或从金融信贷数据来看,这些宏观数据基本上是稳定的,我们心里还是有底气的。

  显然,在应对外部冲击中,央行不可能坐视不管,一定会积极应对,所以此前我们的简单梳理贸易摩擦和货币政策演变并非简单拼贴。

  更何况贸易摩擦本身对于实体经济确有影响,前文马骏的分析以外,海外牛津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测算结果也显示,在最新关税情形下,贸易战2019年对中国GDP的影响在0.3%-0.4%之间,和马骏的提法基本一致。



  从应对实体经济下行压力的角度,货币政策更是责无旁贷,所以2018年至今贸易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诉求,也有应对实体经济增速下降的诉求,央行要改善预期和应对下行风险,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首要选择。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就可以直接外推,对未来流动性保持乐观呢?

  这里面必须要考虑汇率问题,因为涉及到货币政策独立性。

  1.2.汇率约束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贸易谈判必定涉及汇率问题,那么我们首先明确中美两方在汇率问题上的态度:

  美方的诉求主要是在贸易协议中必须加入和汇率有关的条款,即中国承诺不进行竞争性贬值,并且在干预市场方面保持透明,要求公布“国际储备余额和外汇市场干预的数据,以及季度国际收支平衡数据和其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开报告的数据,以避免汇率操纵。”同时要求中国信守诺言。



  对于汇率,中方的态度可以概括为:

  (1)不搞竞争性贬值;(2)货币政策以国内为主;(3)加强汇率逆周期调节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





  易行长在两会期间的答记者问基本将贸易谈判所引致的汇率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清晰的回答。

  结合过去贸易谈判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在贸易谈判进展顺畅时,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或者走强,在贸易谈判曲折反复甚至陷入僵局时,人民币有所走弱或者贬值压力上升。

  固然这里面可能有谈判本身对于市场预期和行为的影响。

  但是人民币汇率随着贸易谈判的进程而出现波动似乎由来已久。

  就本轮而言,2018年5月3日中美双方在北京谈判,在此之前美元指数大幅上升,人民币并未跟随贬值,6月15日谈判破裂,人民币迅速贬值;12月1日中美设定3个月谈判时间,在此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指数的下跌而升值,随后美元指数在高位保持稳定,人民币继续小幅升值,在近期特朗普宣布提高关税后,人民币显示出贬值的趋势。总接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在美元指数的基础上,随着贸易谈判的节奏上下波动。



  上述波动一方面是市场预期的行为反应,另一方面也是谈判过程中的策略运用。但是从方向来说,考虑中美贸易顺差情况,人民币单方面贬值的可能性甚小。



  既要宽松政策稳定预期,又要汇率稳定促进贸易谈判。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如果汇率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升值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对的空间和弹性如何?毕竟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利率上。

  首先来看利差约束。



  (1)外部形势:美债利率下降

  一方面是外部形势的变化,随着全球周期下行以及美联储暂停加息,美债利率自2018年末开始下行,中美货币周期由冲突走向趋同,利差压力大大减小。



  (2)实际思路:如何保持资本流动和汇率平稳?

  事实上,即使在前期美债收益率上行时期,我国也做到了压减利差的同时保持资本流动/汇率平稳。

  我们在前期报告《鱼与熊掌能否兼得?》中指出,

  利差主要反映的是汇率和资本流动压力。考虑2种情况:

  如果通过干预手段,稳住汇率,逆转市场贬值预期,进而使得资本流失压力稳定,则由于汇率被“逆周期调控”,那么利率可以获得一定的空间,利差约束相对“偏软”,甚至在强干预下,利差完全可以不成为约束:



  另一种情况是,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不在汇率。汇率自由浮动原本可以平衡内外压力,但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由于不存在自然汇率,贬值预期会自我叠加,使得汇率自由流动加大资本流失压力——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不成立,往往成立的是“二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只能二者取其一)。这种背景下,大国央行着重选择的仍是货币政策独立,那么,其实宏观调控的方向主要是资本流动管控,这种背景下,利差则是“弱约束”。

  如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是汇率的“行政干预”或者要着力于管控资本项目流动,则利差是一个“弱约束”,利率会释放出明显的空间。在这种思路下,我国的外储消耗不大,内生贬值压力降低。



  1.3.汇率和利率的未来可能走向

  贸易战对于利率的影响,主要存在两个逻辑线条:

  (1)防范贸易摩擦风险,稳定预期:

  不管贸易谈判进展如何,目前贸易战对外需的冲击已成定局,2019年外需已经开始下降。



  除此之外,贸易战还带来对市场信心的影响:

  去年股市跌得很惨,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对当时的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

  ——马骏2019年5月接受《金融时报》采访

  风险的表现之一是市场的异常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举例来说,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香港的时候,香港的利率可以达到300%多。刚才说货币市场利率是2.6%左右,上限是百分之3点多,下限是0.72%。外部冲击可能导致利率达到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甚至百分之几百。所以货币市场如果受到预期或者外部冲击,波动可能很大,政策要防止这些风险在市场之间的传染。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8年12月在长安论坛上的讲话

  人民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外部冲击的影响,我们将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8年7月答记者问

  央行要改善预期,对冲外需下行,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必要选择。

  (2)汇率先行,利率被动应对

  如果贸易战谈判演进到汇率层面,应对美方对于汇率的要求,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从而导致利差的被动收窄,利差反而受制于汇率,这可以从80年代日德经验看。

  80年代,美日、美德贸易摩擦为代表的贸易战情况下,在美国压力下,日元、德国马克被迫升值。以日本为例,80年代,日元的汇率相对于国内的政策明显是先行的(外生),日本的国内政策随之调整:

  由于存在持续的升值压力,日本央行为了释放这一压力(降低投资日元资产的收益,遏制日元升值)、刺激国内经济(宽松货币政策),日美短端利差大幅收缩,同时也带动了长端利差的显著收缩。日元升值伴随了日美利差的收敛(转向了负利差)。



  因而,利率作为防范外部冲击,稳定预期的工具,首要条件是充足的流动性环境;此外,如果汇率先行,利率被动反应,则可能伴随中美利差的收窄。

  总结来看,

  (1)贸易摩擦谈判过程中伴随着多次降准和货币宽松信号。

  (2)2018年至今贸易战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影响,也有实际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预期,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首要选择。

  (3)汇率稳定是美方主要诉求之一,这也是缩减中美贸易逆差的要求。既要宽松政策稳定预期,又要汇率稳定促进贸易谈判,既要又要的政策诉求似乎受制于汇率-利差约束。

  (4)然而,一方面,外部形势发生变化,美债利率自2018年末开始下行,中美货币周期由冲突走向趋同,利

3. 贸易逆差的利弊 贸易逆差的利弊简述

贸易逆差的利处:
 
 1、适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
 
 2、逆差实际上等于投资购买生产性的设备,只要投资项目选择得当,既可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能很快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
 
 3、逆差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缓资本净流入的速度;
 
 4、短期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贸易逆差的弊处:
 
 1、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
 
 2、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

贸易逆差的利弊 贸易逆差的利弊简述

4.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该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利弊是什么

各有利弊。加息降息各有利弊,加息利经济损资产,降息利资产损经济。1、降息的好处是直接成倍提高资产价格。证券、房产、固息债券、大宗商品、外汇、数字币、古董及艺术品等等都是资产。2,降息的坏处是短期提高经济活力,长期降低经济活力,降低企业利润,降低GDP增速,短期提高CPI,长期降低CPI。3、加息的益处增加GDP增速,提高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净利润率,短期降低CPI,长期提高CPI。4、加息的坏处和降息的好处对应,加息会成倍的降低各种资产的价格。加息容易陷入资产危机。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即本金的比率。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5. 贸易顺差过大对货币供给和利率有何影响

1、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大,,加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2、资金内流,在国内结算的时候央行会新增货币,并用我国货币来兑换外汇,国内的货币量增加。
3、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不利于起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事业问题。
4、贸易顺差过大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贸易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扩展资料
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迅猛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各国的经济比以往联系得更加紧密,商品和服务越来越更自由地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必然为推动刚刚加入世贸体系的中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
三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比较大。
四是中国生产成本比较低,决定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过大对货币供给和利率有何影响

6. 贸易顺差过大对货币供给和利率有何影响

1、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大,,加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2、资金内流,在国内结算的时候央行会新增货币,并用我国货币来兑换外汇,国内的货币量增加。
3、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不利于起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事业问题。
4、贸易顺差过大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贸易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扩展资料
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迅猛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各国的经济比以往联系得更加紧密,商品和服务越来越更自由地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必然为推动刚刚加入世贸体系的中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
三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比较大。
四是中国生产成本比较低,决定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顺差

7. 贸易顺差过大对货币供给和利率有何影响

贸易顺差过大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
1、贸易顺差过大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2、贸易顺差过大会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操作最明显的风险是汇率风险。 
3、贸易顺差过大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4、贸易顺差过大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贸易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扩展资料:
贸易顺差过大的对策
1、依据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将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2、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如果出现国际贸易赤字,不能通过多印人民币来弥补国际贸易赤字。因此,在国际收支有逆差、外汇储备又不足时,中国会缺乏足够的外汇购买进口产品和支付到期的外国债务,影响国家信誉和经济发展。
因此,经常项目有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强国际支付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适当降低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过大对货币供给和利率有何影响

8. 市场利率下降,会导致出口增加还是减少

1、利率上升->货币市场上需求上升->货币升值->成本提高->价格提高->出口减少
  2、一国利率上升的话,说明该国市场的资本收益率提高,在资本可以流动的情况下,会吸引国外资金流入,当国外资金流入时要兑换成本国货币,造成本国货币需求上升,本币升值,而短期内,商品的价格具有刚性,不会调整很快,所以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商品价格就会上升,该商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就会减少,出口下降。
  3、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引起本币升值,进而导致出口相对价格升高,按照需求定律必然出现出口下降(当然需要满足弹性大于1的前提。)